有一群在列车背面的股道间静静辛劳的人们,他们便是火车站里的上水工。一年365个日日夜夜,不管隆冬盛暑,只需列车到站停靠,就会争分夺秒地给列车补给水分,供旅客们随时取用,而他们的新年,也在车站里度过。
1月14日,繁忙的蛇年春运正式拉开序幕,西安站已是人流如织,急迫的人们早早踏上回家的旅程。华商报劲风新闻记者跟从上水工的脚步,体会给列车上水的全过程。
跟着春运敞开,30岁的王和瑞志与小同伴们现已做好了迎候这场春运“大考”的预备。作为西安站上水车间上水工班长,他现已服务了多个春运和暑运。
“咱们的作业室就在站台一侧,是间隔轨迹最近的当地,便利列车一停下,就马上以最快速度上水。”小王一边介绍,一边带着记者来到紧邻列车轨迹的小作业室里,这儿摆设非常简略,除了列车动身、抵达时刻的显示屏外,只要桌椅,集合着五六位随时等候作业的工友。
作业室的窗户上,悬挂着“给水人员作业六字法”——备、出、防、给、报、收。对这些要求,小王已滚瓜烂熟。“给水要严格执行九过程,包含开盖、插管、上水、巡视、中止、拔管收回、锁闭、查看。作业有必要同进同出,原路回来。”他说,上水工日夜在轨迹旁作业,是间隔轨迹最近的风险岗位,因而整个作业有必要谨慎标准。
提早10分钟,小王收到了这趟列车上水作业的指令,和小同伴整装待发,列车停靠后,一组三人列队动身,进入股道,三人分头举动,只见小王娴熟地翻开井盖,取出20多公斤的水管,对准列车底部的灌水口开端灌水,一节车厢设置好后又奔向下一节车厢,都插上水管后还需求在几节车厢间不断走动来回巡视,待上水完结后再取出水管关阀。半小时内三人要将16节车厢上水完毕,之后又要开端查看各个水井的水管状况,确保水管出水顺利,为下一趟列车做好加水预备。
“每趟列车上水量不一样,一般每节车厢可储水1吨左右,餐车会更多一些。”小王介绍说,列车上水是一时都不行缺的,所以上水的时分咱们都尽量想给多加点。普速列车一般有17~18节车厢,给列车上水时,每个上水员担任4~5节车厢,咱们分工合作,确保在有限的时刻内完结整列车的作业。因为列车停靠站点时刻不同,短的只要六七分钟,这时就分外严重,上水员要疾步往复于车厢之间,不断地重复着折腰、插管、灌水等工序,争分夺秒。
“最近没下雪干起来轻快点,遇到恶劣气候就难了。”小王说,尤其是三伏天,上水是在两列火车中心的股道上作业,两头都是密不透风的铁皮,在炎炎酷日的炙烤下和钢轨发出的高温蒸发中,常常五六十度的高温,作业一趟回来工服就被汗浸湿透了。
小王和记者说,起先来到这个岗位时,20多公斤重的水管拽起来都有些费力,干一天臂膀疼,现在训练地拽起管子来收放自如,也增加了主动设备,遥控器一按,水管就能主动收回了,省力了许多。跟着铢积寸累,把控时刻、寻觅不相同的类型列车的灌水口这些技巧也益发娴熟。
跟着春运发动,不断加开列车,上水的使命更深重了。“白班大约有60趟次,夜班七八十趟次。”小王说,春运比往常作业量显着增多,一辆车刚服务完毕,下一趟又来了,所以就得连轴转。他们的白班是8点到19点半,夜班是19点到岗到第二天8点,上班时刻长,而夜班需求上水的列车更多,熬夜的辛劳可想而知。
这便是上水工们的作业区域,不断地往复,每天步行2万+。因为终年上倒班,业余生活也简略,回家躺倒就睡觉,逢年过节更繁忙。便是这样普通的岗位,有人一干便是一辈子。 “咱们最大的上水工58岁,快退休了。”小王和记者说,西安站上水工有100多人,自己算是年青的。都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,可这儿是力气活儿没有女生,也不直接和旅客打交道,有时分难免会觉得作业有些单调,但这个岗位又很重要,确保旅客用水自在也是价值地点,所以还要向师傅们多学习,踏踏实实把作业干好。
新年假期快来了,游子们坐着火车回家了,还有人携亲带友远赴外地旅行休假。王和瑞志和同伴们的新年,都在车站里,每天服务于南来北往的列车……